【山南市妇联】从负重前行到向阳而生:拉珍的奋斗之歌
各位朋友,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名字——拉珍。她是山南市贡嘎县江塘村的一名个体经营户,大字不识,却用一双勤劳的手、一副柔弱的肩,扛起了家庭的希望,点亮了乡亲们的信心,更把“劳动光荣”的种子播进了千家万户。
2009年,对拉珍来说是天塌下来的一年。丈夫索朗突然瘫痪在床,家里6口人——年迈的父母、两个上学的女儿,还有失去劳动力的丈夫,所有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她身上。有人说“这个家要散了”,拉珍也曾躲在角落里偷偷哭,但看着丈夫眼里的绝望、孩子期盼的眼神,她咬着牙告诉自己:“不能垮!我得把家撑起来!”

从那天起,拉珍成了家里的“顶梁柱”。白天,她一个人扛起地里的农活,汗水浸湿了衣裳也顾不上擦;农闲时,就跟着村里人外出打工,哪怕一天只能挣一点钱,也一分一厘攒起来贴补家用。丈夫索朗不止一次红着眼说:“没有她,这个家早就没了,是她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。”拉珍的坚持,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,重新有了笑声。
可光靠种地和打工,只能勉强糊口。2015年,拉珍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就在她为未来发愁时,扶贫干部找到了她,还给了她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——参加厨师培训。30天里,拉珍学得格外认真,从不会握勺到学会20多道菜,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党和政府给了我机会,我一定要抓住!”
培训结束后,拉珍贷款5万元,在村里开起了小茶馆。酥油茶要熬得浓醇,甜茶要调得适口,饭菜要做得家常又暖心,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茶馆里。村民次仁常说:“拉珍的茶馆,味道好、价格公道,我们都愿意去,不光是照顾生意,更是佩服她这个人。”

功夫不负有心人!没过多久,拉珍就还清了贷款,还主动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从贫困户到自主创业的带头人,拉珍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了,自治区脱贫攻坚奋进奖、自治区劳动模范、全国劳模……一个个荣誉接踵而至,但她总说:“奖不奖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家人过上了好日子,日子有奔头。”
日子好了,拉珍没忘了身边的乡亲。2022年,她牵头办起了“桥沃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”,专门吸纳贫困户妇女和家里有大学生的家庭,7名社员跟着她一起加工糌粑、饲料,一年能挣10万多元。这些年,她还自掏腰包近1万元,走访慰问了10多名困境妇女,把温暖送到了最需要的人身边。
如今,拉珍的大女儿成了她的“左膀右臂”,帮着用电商把糌粑卖到了全国各地;小女儿考上了大学,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“文化人”。而拉珍自己,又多了一个新身份——贡嘎县理论宣讲员。因为不识字,她就让女儿翻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、党的政策,对着藏语广播一遍遍地听、一遍遍记,再走到田间地头、学校机关,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。
她常说:“以前大家都觉得我家没了顶梁柱,肯定过不下去。可你看,在党和政府的帮衬下,靠我这双手,日子不也一天天好起来了?我一个文盲都能做到,你们比我有文化、脑子活,肯定能做得更好!好日子从来不是靠眼泪换来的,是靠汗水、靠奋斗拼出来的!”
朋友们,这就是拉珍的故事。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,把“自力更生”四个字刻进了生活;她没有华丽的语言,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,告诉我们“劳动光荣”的真谛。从负重前行到向阳而生,拉珍走过的路,是千万奋斗者的缩影——只要肯吃苦、肯奋斗,就没有迈不过的坎,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幸福生活!

首页

